留言板

尊敬的读者、作者、审稿人, 关于本刊的投稿、审稿、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,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。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。谢谢您的支持!

姓名
邮箱
手机号码
标题
留言内容
验证码

《药学实践与服务》杂志目前不收取审稿费、版面费、加急费等费用,如收到邮件声称是编辑部X编辑,要求加作者微信的,请谨防财产损失!编辑部用于作者校对时绑定微信的邮件通过[email protected]发送,标题是《药学实践与服务》XML数字出版服务微信绑定,请区分开。

复方支气管造影剂的研制(一)制备工艺、质量标准及安全性试验

李新生 汤关龙 康丕顺 吕好田 陈留斌 周成刚

李新生, 汤关龙, 康丕顺, 吕好田, 陈留斌, 周成刚. 复方支气管造影剂的研制(一)制备工艺、质量标准及安全性试验[J]. 药学实践与服务, 1991, (3): 50-53.
引用本文: 李新生, 汤关龙, 康丕顺, 吕好田, 陈留斌, 周成刚. 复方支气管造影剂的研制(一)制备工艺、质量标准及安全性试验[J]. 药学实践与服务, 1991, (3): 50-53.

复方支气管造影剂的研制(一)制备工艺、质量标准及安全性试验

计量
  • 文章访问数:  2147
  • HTML全文浏览量:  297
  • PDF下载量:  413
  • 被引次数: 0
出版历程

复方支气管造影剂的研制(一)制备工艺、质量标准及安全性试验

摘要: 本文报道了复方支气管造影剂(简称CBM)的制剂研究,并拟定了质量标准。紫外扫描表明CBM与76%复方泛影葡胺的吸收图谱一致,λmax均为238±1nm,紫外测定回收率((?)±SD)为99.8±3.43%,CV为3.44%。对CBM的粘度,渗透压等提出了规定,LD50测定表明其毒性较小。近年来国内碘化油供应紧张,使许多支气管等疾患得不到及时检查。一些学者致力于支气管造影剂替代品的研究,如用硫酸钡混悬剂虽可达到临床上的诊断目的,但易进入肺泡不易排出,可引起肺部肉芽肿的形成;也有采用单纯的水溶性造影剂—76%复方泛影葡胺直接作用支气管造影,这一方法只能作局部支气管选择造影,必须在透视下注入并迅速照点片。由于76%复方泛影葡胺粘稠度甚小,在管腔内流动性大,不能均匀涂布于管壁,显影模糊不清,且刺激性较大,极易进入肺泡,可引起肺水肿,同时不能作单侧全支气管造影。

English Abstract

李新生, 汤关龙, 康丕顺, 吕好田, 陈留斌, 周成刚. 复方支气管造影剂的研制(一)制备工艺、质量标准及安全性试验[J]. 药学实践与服务, 1991, (3): 50-53.
引用本文: 李新生, 汤关龙, 康丕顺, 吕好田, 陈留斌, 周成刚. 复方支气管造影剂的研制(一)制备工艺、质量标准及安全性试验[J]. 药学实践与服务, 1991, (3): 50-53.

目录

    /

    返回文章
    返回